其實在他的設計裡面,那是一顆喉部 2" 的同軸單體,整合一顆中音和一顆高音,要分別處理分頻
但是呢,雖然單體不便宜,但號角傳出來的聲音相當的細緻動人,而且從低音量到高音量,都不會有刺耳感
這和過去我熟悉的軟半球/Be高音/絲帶高音,都很不一樣
除了透過號角加強空氣阻抗 & 改變高頻相對狹窄的空間角度衰減之外,我突然之間就懂了網路上傳說的: "沒有號角的音樂都不太立體"
當然不是說號角就是萬能,或是就比較屌
我過去聽過幾次廠商整治的號角,大部分時候都是到彈/謝謝再聯絡....
既然被 YYS 兄燒到,就先從窮人的好朋友: Peerless 壓縮單體 DFM-2544R00-08開始
搭配蝦皮隨便亂找的 1" 號角塑膠殼,就上陣開工了
[配置]
Peerless DFM-2544R00-08 是個 8ohm 的壓縮單體,喉部 1", 線圈 1.75" 都不是太大 (主流 throat ~ 1.4 ", 2"), 不過我對她的要求也只是 3kHz 以上的高音
所以還好,加上壓縮單體通常都有超過 100dB 的超高效率,所以隨便什麼超小擴大機都沒有問題
我現在的 Allo TPA3116 就繼續上陣了 (接上去沒音樂時,有一點底躁,但撥放音樂時就無感)
[聽感/感想]
雖然 Peerless DFM-2544R00-08 只是一顆 50 euro 左右的低價位單體,但老實說,聲音也真的很不賴
如果要他從 1kHz 開始唱,中音的確會有點單薄 (這可能跟號角形狀/大小有關)
但如果從 3kHz開始,相當優雅,而且聲音的尾韻很強大
搭配我現在的 SB 軟半球 MD60N, 讓我相當驚喜
聽 Pat Metheny 的 Dream Box, 真的有吉他就在眼前的感受
(話說,現在 YT 的音質相當不錯)
受限於我過去接近於零的號角經驗,我本來預期號角喇叭很難搞,光那個 horn 形狀就沒完沒了
但沒想到相當容易,有種第一球 High Fastball 就擊出全壘打的感覺
推薦大家,有空的話,可以搞個高音壓縮單體搭配號角來聽聽,相當不賴
剛接好
![圖檔](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3504688364_9408f64202_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