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因為家中沒有空間可以買音響,一直以來都是在朋友家一起聽。
他也陸續買了Playback MPS-3以及Sonus Faber Cremona M.......等等的器材、線材。
在下則是因為存錢買房,啥都沒買。
最近在玩的系統出現瓶頸,經過許多的爬文以及跟前輩請教。
發現源頭在喇叭線上面,加上最近的股利,讓人心中的小惡魔爆發出來了。
因為我們喜歡三頻均衡的聲音,經過多次的討論、爬文、請教前輩。
確定了想買的品牌,最後選擇了MIT的喇叭線。
原本在Ebay上看到一條MH750 Shotgun Plus CVT,將近3萬,是當年的旗艦。
但這條線在義大利,最後經過多層的關係想拍下來的時候,這條線已經流標了。
只好放棄。
後來在透過認識的朋友介紹後,認識了景美的小唐兄。
他手上剛好有Oracle V1.1跟V1.2,我們也立刻殺上門。
試聽後的確是我想要的聲音,除非人類之後出現了黑科技,不然這條線可能一輩子都不用換了。
抱著這樣的想法,回家思考了快1個禮拜,加上認識的朋友也幫忙議價。
最後決定購入1.2,而在決定的當天,1.1也被另一位認識前輩的侄女拿下了。
價錢就不多說了,大概跟MYAV上的歷史記錄差不多。
最後這東西就出現在我們的系統上了。
![圖檔](http://i.imgur.com/bJVpH57.jpg)
本體就是這盒。
![圖檔](http://i.imgur.com/dd8R6Zh.jpg)
與系統合體,最上面的楊董牌43122已經找到新主人。
![圖檔](http://i.imgur.com/QUIyfjO.jpg)
整過動線之後比較不會踢到線。
上了系統後的聽感,只能說一切都變好了。
喵的,觀眾褲子都脫了,只有這句話?
講實話在下不是專業的評論人員,無法講出那種專業術語。
原本的喇叭線就是比較注重三頻均衡的線,但換上這條線後,
音場變大了,像是一個本來是小房間,變成了更大的房間。
而在樂器的分離度上也有大幅的提升,原本在聽交響樂的時候會有很多樂器模糊在一起的地方已經改善了不少。
雖然因為後級天限(12瓦的管機)的問題,還是無法完全解決,但能夠改善,在下已經很滿足了。
上了新的線,當然也要重新把擺位的地方再找出來,這就要後續慢慢再找出來了。
有的人換了機器後不去重新擺位,當然會覺得跟現在系統不能相融,這也算誤殺忠良哦,這方面要多注意。
其實本來也有考慮過在台灣大名鼎鼎的Siltech,但因為之前有聽過該牌的線在本系統的聲音。
只能說不合,所以才會在種種考量下購買MIT的線。
再來的目標就是把前級的電容換成duelund的,再跟教主購買1米的38IQ更換機內線。
目前的系統就算圓滿了,後面要升級就要花大錢了,等家財萬貫的時候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