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新興品牌Dawnwood GT-36 & Hidizs AP100
![文章 文章](./styles/skyblue/imageset/icon_post_target.gif)
近年來台灣廠商的耳機實力實在不容小覷
在某次偶然的機會認識了一位台灣的廠商
雖然後來得知他們算是台灣公司但工廠與研發都在大陸進行
後來聊了很多也變成不錯的朋友
本來是以代工耳機業務為主的公司 一直都是替許多音響耳機大廠代工 包含SONY JVC TDK AKG等等大廠 據了解連前些陣子很紅的TTPOD T1也是這間廠商所製作的耳機
算是一間耳機製作經驗十足的廠商
最近決定新創品牌 Dawnwood-晨木
後來推出的第一款平價耳機 GT-36
這名字也滿妙的 剛看到可能會以為是什麼顯示卡的型號
以上都不是重點
重要的是在年前也有幸聽過這隻耳機的工程機
剛開始聽到覺得是一隻偏向低音走向的耳機
人聲樂器分離度表現不佳 但因為聽的時間不常 也沒有機會特別去做run in
不過聽了幾首歌後發其實對他印像滿深刻的
聲音走向木殼耳機 偏向自然 低音較大片 不是動鐵的點到為止
終於在今年年過後完成了最終版本
我朋友也馬上拿了一支來給我聽
開箱:
![圖檔](http://i.imgur.com/OdZ1dDX.jpg)
正面
![圖檔](http://i.imgur.com/eA84FLL.jpg)
背面
![圖檔](http://i.imgur.com/iMJLMzf.jpg)
側面也來一張
![圖檔](http://i.imgur.com/OjcstYn.jpg)
打開外盒
![圖檔](http://i.imgur.com/1nKT3Nd.jpg)
內盒包裝
![圖檔](http://i.imgur.com/26NXTXU.jpg)
耳機本體
![圖檔](http://i.imgur.com/0zyG8aV.jpg)
耳機內側
![圖檔](http://i.imgur.com/gu6D8cZ.jpg)
全配件 包括三個尺寸的耳塞 一個絨布收那袋
配件來說不像現在主流平價耳機 著重CP值 配件不像其他耳機非常的充足 就簡單的三副耳塞 收納袋
做工不愧是替各大廠商代工過耳機的廠商 耳塞品質十分舒服
本體的材質霧面消光的黑色 搭配金色 單就外型來說也十分出色 配戴感也十分良好
但本體比較大一點 如果耳朵較小的人佩戴可能會比較不易
聽感的部分:
剛戴上耳機的第一印象
包圍感好(低頻營造十分充足)
但不得不說 低音十分轟耳 分離度不佳 人聲樂器音場混亂
這下有得run in了
就接上撥放器 開粉紅噪音丟著讓他跑
過了一小時候 忍不住拿來聽聽看 聲音果然開了不少
以下用幾首歌來說明一下聽感
Hotel California(Eagle):
音場算中等 依舊低頻夠沉 包圍感十分好 1:20秒有身歷其境的感覺 音場處理的很好
音場偏向V型 細節雖都有出來 當然跟高單價耳機相比還是不夠細膩
但已處理的十分恰當
但是音場偏亂
渡口(蔡琴):
前面三聲鼓聲 低頻沉的下去 跟動圈單體的低頻表現一樣 很大一片的低頻 人聲相當偏厚 聽蔡琴偏厚的聲音表現不錯
Bizarre Love Triangle(Frente!):
人聲解析能力不錯 有音染 但不算重 略有水份 人聲距離不算太近
聽到這裡 應該在run in下去 絕對會有更好的表現
經過50個小時(粉紅噪音)
戴上耳機第一印象:分離度大提升
依舊用幾首歌來說明聽感:
What do you mean?(Justin Bibber)&Taylor Swift(Blank Space):
低頻 與 人聲 樂器分離度比剛開聲提升很多
流行音樂表現佳
Hotel California(Eagle):
音場開闊不少 在還沒run in前樂器定位較雜亂的問題也都解決了
說到這邊 最近新創的品牌十分競爭
Chord&Major DUNU等等較有名氣的廠商
如何在這片市場中打出名氣
對廠商算是十分大的挑戰
對於初燒的燒友 要求的是CP高 價位是首要考量
聽了一陣子過後開始對於聲音有更高的要求 開始往旗艦發展 這時候價位就變的不是首要
反而是在各音域的表現是否出色 可玩性高 訊息量夠多 細節表現全面
等到老燒的時候 開始反璞歸真 不要求各頻表現十分全面 反而對於耐聽 有特色的耳機 覺得十分值得一再回味
新增GT-36的頻響:
![圖檔](http://i.imgur.com/NT0Ix5W.jpg)
同場加映Hidizs AP100
在玩耳機的過程中 換過不少撥放器 Fiio X3 iBasso DX50 DX100 AK100等等
播放器可以說是在整個耳機系統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先來講講AP100這台播放器
其實不算是新出的播放器了
從發行到現在也經過了兩三年
剛開始似乎台灣廠商(總部位於三重的那間)有進一批回來台灣賣
但後來可能遇到Fiio X3等等相繼問世 以及台灣沒有廠商代裡的問題
在台灣消聲滅跡 中文的相關文章也寥寥無幾
不過根據廠商表示 AP100在國外的銷售似乎表現不錯 尤其是在俄羅斯
聲音很受戰鬥民族的讚賞
開箱:
![圖檔](http://i.imgur.com/VBXTn3e.jpg)
正面照
![圖檔](http://i.imgur.com/8H69kwI.jpg)
背後來一張
![圖檔](http://i.imgur.com/9Tm6amM.jpg)
打開盒子之後 撥放器本體是有使用保護套套起來
![圖檔](http://i.imgur.com/He2CCPh.jpg)
配件大概就是矽膠保護套 3.5對錄線 同軸線 和保卡說明書 及一張備用保護貼
![圖檔](http://i.imgur.com/plZefDF.jpg)
正面照 下方分別是USB / Marco SD / 同軸輸入輸出
![圖檔](http://i.imgur.com/bN1GDVT.jpg)
上方照 Phone out / Line out
![圖檔](http://i.imgur.com/vNq5qXq.jpg)
右側
![圖檔](http://i.imgur.com/z2Yyym7.jpg)
左側
先討論一下操控性
AP100操控十分直觀
正面的左邊圍圈就是上下左右 也就是搭配 倒轉 快轉 上一首 下一首 中間則是暫停/播放的按鍵
右邊則是大小聲 和返回鍵
上側是電源鍵
左右分別是EQ選單鍵和SRC升頻的切換鍵
Line out的部分是可以調整大小聲的
同軸輸入輸出的部分因為沒器材可玩 就沒特別去做測試
![圖檔](http://i.imgur.com/EGpScqj.jpg)
一開機的開機畫面結束後 直接就是設定與播放的選單
![圖檔](http://i.imgur.com/IBUGAI8.jpg)
該有的功能基本上都有 更新音樂庫的速度也很快
![圖檔](http://i.imgur.com/s4A0Sfl.jpg)
EQ的部分可以有3種用戶自訂的規格
其他就是內建的一些音樂性的EQ加強
再來說一下AP100這台撥放器的一些規格
比較特殊的大概就是 AP100是硬體來調整EQ
搭配的是CIRRUS LOGIC CS48L10
根據以往的經驗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DX50這台機器
剛購入的時候 EQ的調整根本形同虛設 直到後來更新新版的韌體後才略有改善
而AP100調整EQ的感受十分充足 增益的部分也是從調整EQ這裡可以去做調整
比較特別就是SRC 升頻的部分
使用的是CIRRUS LOGIC CS8422
這是第一次使用搭載SRC功能的隨身撥放器
大致上取樣頻率可以選擇24-Bit - 44.1KHz 88.2KHz 96KHz 176.6KHz 192KHz
而這部分如果是對於播放原本檔案即為高取樣頻率的音樂檔案來說 會有相當的幫助
一般CD的取樣頻率為44.1KHz 而一般綠音室最終版應該是為96KHz 所以要降頻後存入CD內
所以一般利用這樣升頻來做音質的提升效果應該相當有限 畢竟音樂在當初放入CD的時候 就以經失真了
不過這功能確實也提供了AP100的可玩性 不少網站是有提供高規格取樣頻率的音樂檔可以下載
這部分就沒有去特別測試了
DAC和AMP的部分是使用CIRRUS LOGIC CS4398和Analog Devices AD823A這兩顆IC來處理
當然DAC最高規格也是能處理到24-bit/192KHz規格的數位音樂檔
CPU的部分是使用Ingenics 4760B
結論:
Dawnwood GT-36:
GT-36整體而言 算是雜食耳機 低頻營造出來的包圍感與音場 偏向自然 耐聽
低頻算是非常的夠力 非常大片的低頻 經過run in後 低頻與中頻的分離度增加不少 對於流行音樂的表現加分不少
我想對於初燒的朋友 這隻耳機的表現應該會滿合胃口的
置於好不好推呢? 用iPhone6s 就推得有聲有色 對於小耳道來說 算是十分好推了
GT-36不像現在主流的平價耳機 配件十分充足 簡單的該有的配件都有
也就像這牌子的廣告 Are you enjoying music or just listening to 「sound」?
相信很多老燒 器材玩到最後 終究還是回歸到本質 音樂本身才是最重要
![圖檔](http://i.imgur.com/13Q51cx.jpg)
Hidizs AP100
AP100這台播放器可以說是非常的中規中矩
並沒有特別一些音染 推力 EQ調整 SRC升頻的功能 也都十分稱職
操控等等也都非常簡單
以這價位來說 可以說是十分具有競爭力
![圖檔](http://i.imgur.com/XdMC57c.jpg)
感謝各位收看
在某次偶然的機會認識了一位台灣的廠商
雖然後來得知他們算是台灣公司但工廠與研發都在大陸進行
後來聊了很多也變成不錯的朋友
本來是以代工耳機業務為主的公司 一直都是替許多音響耳機大廠代工 包含SONY JVC TDK AKG等等大廠 據了解連前些陣子很紅的TTPOD T1也是這間廠商所製作的耳機
算是一間耳機製作經驗十足的廠商
最近決定新創品牌 Dawnwood-晨木
後來推出的第一款平價耳機 GT-36
這名字也滿妙的 剛看到可能會以為是什麼顯示卡的型號
以上都不是重點
重要的是在年前也有幸聽過這隻耳機的工程機
剛開始聽到覺得是一隻偏向低音走向的耳機
人聲樂器分離度表現不佳 但因為聽的時間不常 也沒有機會特別去做run in
不過聽了幾首歌後發其實對他印像滿深刻的
聲音走向木殼耳機 偏向自然 低音較大片 不是動鐵的點到為止
終於在今年年過後完成了最終版本
我朋友也馬上拿了一支來給我聽
開箱:
![圖檔](http://i.imgur.com/OdZ1dDX.jpg)
正面
![圖檔](http://i.imgur.com/eA84FLL.jpg)
背面
![圖檔](http://i.imgur.com/iMJLMzf.jpg)
側面也來一張
![圖檔](http://i.imgur.com/OjcstYn.jpg)
打開外盒
![圖檔](http://i.imgur.com/1nKT3Nd.jpg)
內盒包裝
![圖檔](http://i.imgur.com/26NXTXU.jpg)
耳機本體
![圖檔](http://i.imgur.com/0zyG8aV.jpg)
耳機內側
![圖檔](http://i.imgur.com/gu6D8cZ.jpg)
全配件 包括三個尺寸的耳塞 一個絨布收那袋
配件來說不像現在主流平價耳機 著重CP值 配件不像其他耳機非常的充足 就簡單的三副耳塞 收納袋
做工不愧是替各大廠商代工過耳機的廠商 耳塞品質十分舒服
本體的材質霧面消光的黑色 搭配金色 單就外型來說也十分出色 配戴感也十分良好
但本體比較大一點 如果耳朵較小的人佩戴可能會比較不易
聽感的部分:
剛戴上耳機的第一印象
包圍感好(低頻營造十分充足)
但不得不說 低音十分轟耳 分離度不佳 人聲樂器音場混亂
這下有得run in了
就接上撥放器 開粉紅噪音丟著讓他跑
過了一小時候 忍不住拿來聽聽看 聲音果然開了不少
以下用幾首歌來說明一下聽感
Hotel California(Eagle):
音場算中等 依舊低頻夠沉 包圍感十分好 1:20秒有身歷其境的感覺 音場處理的很好
音場偏向V型 細節雖都有出來 當然跟高單價耳機相比還是不夠細膩
但已處理的十分恰當
但是音場偏亂
渡口(蔡琴):
前面三聲鼓聲 低頻沉的下去 跟動圈單體的低頻表現一樣 很大一片的低頻 人聲相當偏厚 聽蔡琴偏厚的聲音表現不錯
Bizarre Love Triangle(Frente!):
人聲解析能力不錯 有音染 但不算重 略有水份 人聲距離不算太近
聽到這裡 應該在run in下去 絕對會有更好的表現
經過50個小時(粉紅噪音)
戴上耳機第一印象:分離度大提升
依舊用幾首歌來說明聽感:
What do you mean?(Justin Bibber)&Taylor Swift(Blank Space):
低頻 與 人聲 樂器分離度比剛開聲提升很多
流行音樂表現佳
Hotel California(Eagle):
音場開闊不少 在還沒run in前樂器定位較雜亂的問題也都解決了
說到這邊 最近新創的品牌十分競爭
Chord&Major DUNU等等較有名氣的廠商
如何在這片市場中打出名氣
對廠商算是十分大的挑戰
對於初燒的燒友 要求的是CP高 價位是首要考量
聽了一陣子過後開始對於聲音有更高的要求 開始往旗艦發展 這時候價位就變的不是首要
反而是在各音域的表現是否出色 可玩性高 訊息量夠多 細節表現全面
等到老燒的時候 開始反璞歸真 不要求各頻表現十分全面 反而對於耐聽 有特色的耳機 覺得十分值得一再回味
新增GT-36的頻響:
![圖檔](http://i.imgur.com/NT0Ix5W.jpg)
同場加映Hidizs AP100
在玩耳機的過程中 換過不少撥放器 Fiio X3 iBasso DX50 DX100 AK100等等
播放器可以說是在整個耳機系統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先來講講AP100這台播放器
其實不算是新出的播放器了
從發行到現在也經過了兩三年
剛開始似乎台灣廠商(總部位於三重的那間)有進一批回來台灣賣
但後來可能遇到Fiio X3等等相繼問世 以及台灣沒有廠商代裡的問題
在台灣消聲滅跡 中文的相關文章也寥寥無幾
不過根據廠商表示 AP100在國外的銷售似乎表現不錯 尤其是在俄羅斯
聲音很受戰鬥民族的讚賞
開箱:
![圖檔](http://i.imgur.com/VBXTn3e.jpg)
正面照
![圖檔](http://i.imgur.com/8H69kwI.jpg)
背後來一張
![圖檔](http://i.imgur.com/9Tm6amM.jpg)
打開盒子之後 撥放器本體是有使用保護套套起來
![圖檔](http://i.imgur.com/He2CCPh.jpg)
配件大概就是矽膠保護套 3.5對錄線 同軸線 和保卡說明書 及一張備用保護貼
![圖檔](http://i.imgur.com/plZefDF.jpg)
正面照 下方分別是USB / Marco SD / 同軸輸入輸出
![圖檔](http://i.imgur.com/bN1GDVT.jpg)
上方照 Phone out / Line out
![圖檔](http://i.imgur.com/vNq5qXq.jpg)
右側
![圖檔](http://i.imgur.com/z2Yyym7.jpg)
左側
先討論一下操控性
AP100操控十分直觀
正面的左邊圍圈就是上下左右 也就是搭配 倒轉 快轉 上一首 下一首 中間則是暫停/播放的按鍵
右邊則是大小聲 和返回鍵
上側是電源鍵
左右分別是EQ選單鍵和SRC升頻的切換鍵
Line out的部分是可以調整大小聲的
同軸輸入輸出的部分因為沒器材可玩 就沒特別去做測試
![圖檔](http://i.imgur.com/EGpScqj.jpg)
一開機的開機畫面結束後 直接就是設定與播放的選單
![圖檔](http://i.imgur.com/IBUGAI8.jpg)
該有的功能基本上都有 更新音樂庫的速度也很快
![圖檔](http://i.imgur.com/s4A0Sfl.jpg)
EQ的部分可以有3種用戶自訂的規格
其他就是內建的一些音樂性的EQ加強
再來說一下AP100這台撥放器的一些規格
比較特殊的大概就是 AP100是硬體來調整EQ
搭配的是CIRRUS LOGIC CS48L10
根據以往的經驗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DX50這台機器
剛購入的時候 EQ的調整根本形同虛設 直到後來更新新版的韌體後才略有改善
而AP100調整EQ的感受十分充足 增益的部分也是從調整EQ這裡可以去做調整
比較特別就是SRC 升頻的部分
使用的是CIRRUS LOGIC CS8422
這是第一次使用搭載SRC功能的隨身撥放器
大致上取樣頻率可以選擇24-Bit - 44.1KHz 88.2KHz 96KHz 176.6KHz 192KHz
而這部分如果是對於播放原本檔案即為高取樣頻率的音樂檔案來說 會有相當的幫助
一般CD的取樣頻率為44.1KHz 而一般綠音室最終版應該是為96KHz 所以要降頻後存入CD內
所以一般利用這樣升頻來做音質的提升效果應該相當有限 畢竟音樂在當初放入CD的時候 就以經失真了
不過這功能確實也提供了AP100的可玩性 不少網站是有提供高規格取樣頻率的音樂檔可以下載
這部分就沒有去特別測試了
DAC和AMP的部分是使用CIRRUS LOGIC CS4398和Analog Devices AD823A這兩顆IC來處理
當然DAC最高規格也是能處理到24-bit/192KHz規格的數位音樂檔
CPU的部分是使用Ingenics 4760B
結論:
Dawnwood GT-36:
GT-36整體而言 算是雜食耳機 低頻營造出來的包圍感與音場 偏向自然 耐聽
低頻算是非常的夠力 非常大片的低頻 經過run in後 低頻與中頻的分離度增加不少 對於流行音樂的表現加分不少
我想對於初燒的朋友 這隻耳機的表現應該會滿合胃口的
置於好不好推呢? 用iPhone6s 就推得有聲有色 對於小耳道來說 算是十分好推了
GT-36不像現在主流的平價耳機 配件十分充足 簡單的該有的配件都有
也就像這牌子的廣告 Are you enjoying music or just listening to 「sound」?
相信很多老燒 器材玩到最後 終究還是回歸到本質 音樂本身才是最重要
![圖檔](http://i.imgur.com/13Q51cx.jpg)
Hidizs AP100
AP100這台播放器可以說是非常的中規中矩
並沒有特別一些音染 推力 EQ調整 SRC升頻的功能 也都十分稱職
操控等等也都非常簡單
以這價位來說 可以說是十分具有競爭力
![圖檔](http://i.imgur.com/XdMC57c.jpg)
感謝各位收看